一、個人發表論文的程序:
1.有了自己的學術成果后,按其研究方向在中國知網等論文收錄網站上查找和你所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獻。確認你的核心內容前人沒有研究發表后,選擇該領域的相關雜志;
2.按照所選雜志的格式要求,將自己的研究內容撰寫成論文,通過該雜志的**投稿渠道進行投稿,之后進行耐心等待;
3.編輯審閱后如果不感興趣會直接退稿,如果感興趣會給你提出修改意見,從投稿到次審回一般要2個月以上,按照編輯提出的修改意見逐條改正,并在給編輯回復時對其提出的每一條意見進行逐條回復,之后繼續耐心等待;
4.二審后,基本就離發表不遠了,一般會再給你提一些格式類的細節修改問題,解決后回復,等待發表就好。
二、發表論文對個人的影響:
1.學術論文的創作一定是基于現有工作的提高和改進,目的是使工作,結構合理。因此,長期寫作論文呃人,一定會養成對事情深究的習慣,在科技研究領域,這個習慣是十分寶貴的;
2.為了讓你的論文有著十足的可信度,你必須對論文的全部內容進行其嚴謹的審核,對個人思維的嚴密性和科學性也是很好的鍛煉。
3.創作論文的條件就是瀏覽大量的學術期刊,對個人知識儲備有著很大的幫助。
4.在你有了一定數量的論文后,你會引起別人的重視,在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后,無論別人向你請教問題也好,探討新技術也好,都是結交人脈、擴大人際影響的重要渠道,因為即使是自由職業者,要把工作做得好也離不開朋友的支持,所以在人脈這種無形財富上,對你的幫助也很大;
5.這一點是我自己思考的結果,和你分享一下:論文創作避免不了要接觸到各類學術會議,并且往往是在其他城市舉辦的。對于這種會議,有些是借機圈錢,有些則會實在的做些探討研究。但無論是哪一種,我的看法是:寫論文,是心在旅途上;參加學術會議,是身在旅途上。身與心總有一者在路上,這就是進步的生活。
三、對發表論文的建議:
1.能養成自己遇事深究思考的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而絕不人云亦云;
2.經常寫論文后,思維會變得縝密,遇到事情或發現問題后,會對其進行全面分析并擅長將想法寫下來,寫成可行性分析或報告和別人探討。
3.收錄論文的雜志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你的首篇一旦發表,二篇三篇就會想著往**別的雜志投,對自己是一種挑戰;如果得到高一級別雜志編輯的認可,又能大增強自己的自信,同時樹立自己在圈子里的威望。
4.考慮到你是自由職業者,現在全國90%的雜志要收取版面費,一篇400—3000不等,肯定沒地方給你報銷,長期發的話對經濟也會造成一定的沖擊。而各領域高等級的幾本雜志一般都不收版面費,因此,從經濟角度考慮,*自己論文的持續高水準,也能為自己創收不少呢。
產品推薦